目前分類:活動快訊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柯念璞(台灣策展人,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文化治理的都市更新之案例正在香港如火如荼上演。今年十二月底「香港深圳建築雙城雙年展(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 / Architecture (UABB) )都市邊緣 (Urban Edge)為主題,主辦單位邀請香港及來自世界各地建築師藝術家NGO團體,關心都市開發、居住權及土地正義議題的相關人士,藉由展覽等藝文活動,來探索「何謂理想之都?Beyond The Urban Edge: " The Ideal City?")。
 
當主辦單位公布,展場將於香港觀塘渡輪碼頭及起動九龍東反轉天橋底一號場後,使香港各方開始質疑、批評雙年展的主題,不當地與香港一件都市仕紳化計劃「起動九龍東」的荒謬結合。許多文化人士與藝術家質疑,雙年展是否成為「都更推土機」之推手,因而於開幕之前紛紛退出。
 
代表「實現會社」書店受邀的年青藝術家陳可樂在退出聲明寫道,「文創推土機也就是發展局精心煉出來的一隻蠱。….沒有文化生產的土壤,書店只是一座冰冷都市的點綴,更枉論要孕育甚麼。而「起動九龍東」代表的發展邏輯,正把這些我們賴以生存的社區連結連根拔起。原來的生態被瓦解後,換來的,就是水平達到國際級但滿佈監視的、可被管理及控制的、要寫proposal才能用的安全空間。」
 
另一位藝術家陳劍青更不滿,「教育、土地、人口、城規、政改,這個特區政府已在各個關乎香港市民未來生活的範疇,不斷踐踏及蠶食我們的自由與生存空間,今次九龍東規劃透過藝術建築包裝及地方營造,花大錢冠冕堂皇地消滅觀塘區低廉的工業生存空間,眼見場內一個個建築師官員與藝術諸侯衣香鬢影地助長著一個地方的消逝或死亡,實在令人嘔心。」
 
部分知情的參展者如我,則嘗試繼續參與雙年展,以創作呈現不同的異議聲音,以延伸都市議題的討論。但本人受邀參展並赴港參與11日的開幕活動時.卻遭受不合理的政治安檢,並在毫無法律根據下被保安驅逐出開幕會場。對此,雙年展策展團隊至今尚未提出公開的解釋即道歉,令人十分遺憾。
 
當日因主辦單位邀請特首梁振英於開幕儀式致辭,卻未妥善處理好入場名牌,以致諸多參展藝術家及策展人被保安人員禁止進入會場。經協商後,保安臨時的處理措施是參展者得已入內,但必須經過安全檢查,過程甚至容許記者違反隱私逕行拍攝私人物品,雙年展主辦單位均未阻止。
 
於開幕前夕,主辦單位同意我以參展人身份帶友入場。未料,兩名香港藝術家友人極度不滿特首梁振英在台上所談的內容,隨手以筆紙寫下心聲,舉牌和平抗議,隨即遭十多位保安抬出會場.我則被帶去一旁,在無翻譯的情況下接受質詢:
 
「你是哪個黨的?」
 
「不,我是台灣人.」
 
「那你是哪個黨的?」
 
I come from Taiwan.」心想用英文她比較聽得懂我的意思.
 
「那些人妳認識嗎?」
 
「對,因為他們是我的朋友.」
 
「所以你帶他們進來?」她翻著我手中一疊退出聲明的集合手冊
 
「對,因為他們是我的朋友.」
 
「因為你跟他們是朋友,所以你也得離開.」
 
主辦單位非但未阻止保安不當的質問與提供協助,更容許保安強制將我驅離會場,完全違反國際展覽的禮儀常規。其中一位藝術家過來關心,詢問「為何台灣籍的參展人被帶走」,亦被保安人員驅離.
 
示威抗議,這件事並不英雄,而是出於對都更弱勢者的認同。誠如我的香港朋友事後自白,「我不甘願只因場內場外嚴密的佈防,就令在場的人以為一切順理成章,所有的「發展」都蓄勢待發。….被抬走時心很澄明,天空中浮現過去兩年生命中見過的,在鄉郊在城市邊緣被驅趕離場的流淚面孔。
 
「我聽不懂廣東話.但我能有相同的感受」,作為一個局外人,一個台灣的參展者,我的心中也有著無數的面孔,過去這一年多來結識的日本、香港、台灣從事社運的藝術工作夥伴,以及參與在公共藝術、希翼能為理想都市打造不同未來的平凡、微小卻又勇敢的街坊鄰居
 
。是的,「讓行動不要止息,當事情燒到我們時,我們都記得要現身」。我很高興自已現身了。
 
策展藝術家目前發起綱路連署,歡迎大家上來連署。
 

修復式正義連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性別身體再出發

 

文/好是一二三

 

普世教協從1988年開始推動的事工「教會與婦女團結十年」,標誌了教會對婦女平權議題的正視與投入,今年「伊甸」 (EDANEcumenical Disability Advocates Network)針對普世教協第十屆大會的主題「生命之主,求引導我們進入正義與和平」舉辦了一場婦女的會前會議,討論如何防治加諸身心障礙婦女及兒童的諸多暴力,將性別平權的議題進一步落實在特殊具體的脈絡中。繼黑人婦女神學、後殖民婦女神學之後,終於,殘障婦女解放神學浮上檯面了。

 

殘障與婦女的會遇,可是重新回到了性別歧視的源頭。亞里士多德便認為女人是「『畸形』的男性」(a deformed male)。聖經學者卡蘿.芳登(Carole R. Fontaine)一語中的,「女性被建構成二元對立的另一端,從男性的世界觀而言,成為女性,就意謂著在各個重要的層面上成為殘障」。這種具歧視性的自然觀,不容諱言,亦出現在聖經記載中。生育,往往被視為是上帝施行救贖的記號,弔詭的是,舊約《利未記》卻將其建構作是不潔,需要獻祭贖罪。猶有甚者,生女較生男是更加的不潔淨。經文清楚地貶抑女性為次等存在。

 

將不同的身體理解作次等的,貶抑為畸性,反映的更多是社會的污名,與上主創造一切「看作是好」的心意,背道而馳。正是這種具歧視性的文化再現,設計、打造了致令障礙的社會處境,使得那些活在邊緣的、被定義為「他者」的個體,不得不成為遭厭棄的「廢殘者」。

 

翻開基督教歷史,教會一再基於錯誤的身體歧視,而參與在不公不義的社會結構中。面對近日「多元成家方案」一路從教會外延燒到教會內的紛擾,如果我們果真能更謙卑地從過去有所學習,是不是在急於自居為「捍衛上帝真道」,批判不同聲音的弟兄姐妹是「魔鬼」的同時,能夠想一想,當教會都能夠同意宗教自由作為基本人權,而不必再次開打「十字軍東征」,為何不能夠「至少」同意他人有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公民權利?!

 

奧古斯丁嘗說,「只有將上帝當作生命本身的人才不會以荒謬的方式思考上帝」。任何與身體、生活、土地和社會關係脫勾的「抽象靈性」都必須被懷疑和挑戰,這是神學家伊莉沙白.莫特曼-溫德爾(Elizabeth Moltmann-Wendel)「肉身化的神學」(theology of embodiment)的主張。誠盼教會能重新反思多元身體及其新的神學實踐,俾能讓殘障、老人、婦女、原住民、不同性別認同的邊緣族群,都能夠被接納,且認可其存在的尊嚴與價值。

 

修復式正義連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雷震民主人權紀念講座:斷臂上的花朵Albie Sachs訪台系列活動】

 

活動網址:http://albiesachs2013.iias.sinica.edu.tw/

 

日期 預定時間 內容 地點
12/10(二) 10:00-12:00 第一場
主題:人性尊嚴與創造變革的憲法
(Human Dignity and the Transformative Constitution)
主持人:林子儀(中研院法律所所長)
與談人:
  • 許宗力(臺大法律系教授)
  • 葉俊榮(臺大法律系教授)
活動詳情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館國際會議廳
12/11(三) 10:00-12:00 第二場
主題:分裂社會中的社會經濟權利
主持人:黃昭元(台大法律學院副院長)
與談人:
  • 張文貞(臺大法律系教授)
  • 蔡培慧(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
活動詳情
台大法律學院
霖澤館國際會議廳
12/11(三)
與Kenji Yoshino座談
18:30-20:30 第三場
主題:性、婚姻,同志權利的憲法化:憲法法院如何處理同性婚姻案件?
對談人:
  • Albie Sachs (南非憲法法院前大法官)
  • Kenji Yoshino(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
活動詳情
蔡瑞月舞蹈社
12/13(五) 14:00-16:00 第四場
主題:轉型正義與民主的和解
主持人:黃文雄(台灣人權促進會前會長)
與談人:
  • 吳叡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 吳豪人(輔仁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活動詳情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蘇格拉底廳

修復式正義連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