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救恩己經降臨

 

文/丹尼爾.凡.奈斯(Daniel W. Van Ness,Exec Dir, PFI Centre for Justice and Reconciliation at Prison Fellowship International)

譯/陳文珊(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

 

 

「耶穌進耶利哥城,正要從那城經過。當地有一個稅務長,名叫撒該,是個很有錢的人。撒該很想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一個人,可是他身材矮小,在人群中無法看到耶穌。於是他跑在大家前頭,爬上一棵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這條路經過。耶穌走到那地方,抬頭看撒該,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裏。』撒該急忙下來,非常高興地接待耶穌。大家看見都埋怨說:『這個人居然到罪人家裏作客!』撒該站起來對主說:『主啊,我要把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如果我欺詐過誰,我就還他四倍。』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因為這個人同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路加福音19.1-10)

 

 

今天所讀的經文提到的故事很短。只有四行對話,三個不同的聲音。先是耶穌,之後是群眾,再來是撒該,最後是耶穌再次說話。這些被記載下來的對話,很可能是一個較長對話的摘要。但也很可能,全部的對話內容就是這樣,這些陳述,以令人驚奇的方式,提到所有令人們謹記在心的事。就像五餅二魚的奇蹟,一點點的食物可以餵飽數千人,在當時,這四行經文可能承載著豐富的意涵。我們不能確知這點,當然,而這也並不重要。我們能夠確知的是,許多背後的前因後果,藉由一個非常短的事件,揭露出來。

 

耶穌首先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裏。」在這裡耶穌主動使得這場相遇得以發生。撒該是個非常有錢的稅吏。他是稅吏頭,這意味著他手下有人幫忙他工作。對於那個時候的稅吏,有件事我們很清楚,就是他們非常腐敗。路加早先這樣寫道,當稅吏問施洗約翰他們要做什麼才能悔改,約翰的回應是,「別再積聚更多的錢財」。我們知道,撒該與他們沒有什麼二樣,因為他後來表示自己願意把欺詐的錢財以四倍償還給他人。

 

耶穌來找這個白領階級的經濟罪犯,這個犯罪體制的頭頭,說了二件事。首先,「撒該,快下來!」耶穌讓撒該可以加入群眾當中,他讓罪犯可以同他的受害者在一起。這是重要的第一步,因為他們己經習慣彼此區隔。群眾沒有時間理會撒該,也沒有興趣讓他加入他們。事實上,他們頗具敵意,不願意讓他經過來看耶穌(他太矮,無法在萬頭鑽動中看見耶穌的身影)。而且撒該自己也避開群眾。當耶穌走在耶利哥城中,撒該待在高處,安全地待在桑樹枝上。耶穌做的一件事就是讓兩造可以共處。

 

之後他說了件讓人完全出乎意料的事,「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裏。」我們可以想像群眾是何等的驚訝。這個「聖人」願意接受罪人的招待?不可置信!從這個令人吃驚的要求展開了一場對話,最終帶來了救贖。

 

幾幾乎就是在這個時候,耶穌退到後面,讓其他人說話。就像是一位優秀的「犯罪被害者與加害者調解會」(victim-offender mediation)的調解員,或是其他修復式正義的輔導者一樣,他沒有離開,他就待在那裡,聆聽且觀察。誰會第一個開口說話?

 

是群眾在那裡抱怨說,「這個人居然到罪人家裏作客!」我們可以從這些話聽出深深的痛苦與失望。耶穌所做的,太令他們失望。這件事完全背叛了他們對耶穌的期待與盼望。

 

讀聖經故事的問題之一是,這些故事太過熟悉,我們無法去體會當時人們的感受。我記得,在我兒子四歲時,曾經告訴過他這個故事。在他心目中,撒該是這個故事的英雄,畢竟,他後來改變了。他以為,群眾不該對耶穌失望,反而該為撒該高興。

 

我試著幫助他理解群眾的感受,「假如有人來跟你玩,每次來,就偷一件你喜愛的玩具。這件事是不對的,不是嗎?你會感覺不好受。假設有一天耶穌來我們家,剛好你和小朋友正在玩,耶穌告訴那個偷你玩具的小朋友,『嗨,我們離開一下,一起去吃些點心!』」

 

突然間,就正當我告訴他這個故事時,我很氣耶穌。他怎麼可以站在那個傷害我兒子的人那一邊!為什麼他讓那個犯罪的孩子,而不是我的孩子麥可,去吃點心!我感到很失望。於是,我多少了解群眾的感受,他們大失所望地抱怨耶穌,「這個人居然到罪人家裏作客!」

 

從這些話,我們聽到痛苦。我們正在聆聽故事,受害者的故事。彷彿群眾中每個曾經受撒該或者他的手下欺負的人,都有了機會訴說他們的故事。…

 

耶穌有某種本事,可以讓人們去訴說他們的故事。耶穌善於聆聽並且同人們交談。記得他怎樣責備門徒們拒絕讓小孩子來看耶穌?記得他怎樣告訴忙著準備餐點的馬大,坐在耶穌旁邊同他交談的、她的姐妹馬利亞己經選擇了上好的福份?耶穌喜歡對話,他似乎是個好的聆聽者。

 

很可惜,今天耶穌的跟隨者在這方面跟他很不相似。我們自稱為是基督徒的人需要學習懂得如何聆聽受害者的故事,把他們所說的,真正聽進去。

 

但耶穌並不是惟一在那裡聆聽的人。撒該也在聽。輪到他說話了,「主啊,我要把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如果我欺詐過誰,我就還他四倍。」這是一個被定罪的人。他在面對他過去的所做所為,正學著負起責任,要去更正過去的錯誤。

 

在被控訴做錯事時,我們自然的反應是為自己辯護。我們儘可能讓自己好看些,編排對自己有利的論點。刑事司法體制的辯護特性也鼓勵這一點。它是根據這樣的前提,真理會越辯越明。這可能行得通的時候居多,但不幸的後果是,它鼓勵了文過飾非的自然罪性。所以罪犯矢口否認,從被逮捕,到偵察,到開庭審理,甚至到判刑,乃至於上訴期間,都是如此。等到在法律策略運用上再沒有必要去說謊,謊言己經這麼的根深蒂固,真相己經不復被認知。

 

無庸置疑,撒該這些年來很會自我辯解。但這天他不再辯解而是傾聽。耶穌的出現使得他承認過去的犯行。他體認到,真相不是有待他人去發現、證明的,真相是自己要去確認並且揭露的。

 

隨著真相而來的,是責任。面對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生命所造成的影響的責任。更正錯誤的責任。

 

被定罪的他答應做二件事。首先,將自己財產的一半送給窮人。這是一種社區服務,確認他對耶利哥城及整個稅區造成了不可見的傷害。其次,他答應要賠償那些遭欺騙的人四倍的金額。這是罰金。罰金是希伯來律法中最基本的正義原則。如果你造成傷害,正義要求你把事情做對。撒該承諾這樣做。

 

這使得我們來到這場簡短對話的最後一句話。耶穌說話了。他讓這場對遇成為可能,並且藉著他的在場引導雙方的互動,朝向具救贖性的結果來發展。他指出,「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因為這個人同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我們可以看出,耶穌很高興。

 

現在我們知道,耶穌為什麼一開始會停下來和撒該說話。他希望用拯救來化解衝突。對這個富有的罪犯來說,沒有廉價的恩典,只有真正的悔改和轉變。不單是要處罰罪犯,更是要修復社區的平和,因為「這個人同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沒錯,撒該一直是猶太人,但他也是與羅馬政府合作,濫用權力、魚肉同胞的人。他的行為曾使得他自外於社群,如今,耶穌指出,他的行為讓他重返社群。「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救恩也來到了這個社群。

 

救贖降臨,我們可以想像大家會如何慶祝這件事。但「今天」之後還有「明天」。故事停留在這裡,但生命不會停止在這裡。對故事每個參與者來說,生命會持續下去。想想這件事。隔天,撒該必須列出他的受害者名單,開始清算資產好還債務。他得開始拜訪人們,計算他們的損失,並且還他們錢。他得學會節儉度日。他改變他收稅的作法,他手下的人也得如此。

 

隔天,群眾得決定要怎麼對待撒該。他們接下來會不會有勇氣,採取步驟,來重建富建設性的關係?或者,他們會持續活在敵意中?他們必須決定,並且根據自己的決定來行動。

 

隔天,耶穌己經離開了耶利哥。他前往耶路撒冷,準備赴死。距離他站在桑樹下不到一週的時間,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不單使得罪犯同受害者和解。耶穌更讓罪人與上帝復和。「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

 

「今日救贖己經降臨。」這是事實的陳述,也是信仰的陳述。它是事實,因為耶穌這樣說了。它是信仰,因為我們並不真的知道,直到我們親眼看到明天所將發生的事。不論如何,我們知道耶穌與我們同在。他的同在迫使我們去面對我們希望可以躲開的事,幫助我們說出過去我們一直獨自承受的事,帶領我們經歷衝突、痛苦與失落,進入轉變和救贖。

 

「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修復式正義連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